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介绍,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出诊信息-凯发备用手机登录

布谷医生
凯发备用手机登录 > 找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目前共有在职人员94名,高级职称18名,中级职称20人。科主任一名,副主任4名,护士长4名。全科医师编制47人,护士76名。全科床位160张,分为5个病区,包括胃肠、肝病、胰胆、功能性消化病、内镜微创介入治疗等亚专科。每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约3500例次。
  消化门诊常年配有高、中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每天平均3人次以上专家门诊。专科年门诊量平均15万例次以上。消化科内镜中心设有操作间15个,分成诊断中心和治疗中心,实现每人一次完整内镜消毒,每3个月进行消毒质量检测一次;无痛内镜实现内镜检查无恐惧、无痛苦,基本是在睡眠中完成内镜检查,在国内首先实现了内镜检查的人性化服务、深受病友欢迎。内镜中心设备资产约9000万元,如中国第一台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内镜下激光治疗仪、经口电子子镜、spyglass胆管检查系统等,总体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常规进行胃、肠镜,胰、胆管造影等检查及数十项国内先进或领先的内镜治疗,每年内镜诊治2万余例次。消化实验室设有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生化等研究室。科室1984年被批准为消化内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被批准为消化内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2名。消化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亚太消化内镜培训中心等。
  消化内科医疗特色
  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优势特色项目包括:
  1、疑难病诊治:北京301医院是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国各地疑难病的诊治。消化科作为内科系统主要科室之一,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了许多国内外罕见病及少见病。对多种疑难病例的诊治形成成熟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
  2、急性重症胰腺炎:每年收治重症胰腺炎病人数十例,总结出成熟的治疗方案,有效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胰腺脓肿、胰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居国际先进水平。
  3、消化道肿瘤诊治:利用内镜染色技术、nbi、共聚焦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先进手段,明显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国内首先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切除早癌或癌前病变,已数百例;还有独特的光动力治疗难以内镜切除的消化道早癌等内镜下治疗技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费用、或无法进行耐受内镜治疗的病例。对于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进行个体化方案化疗,有效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4、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率先在国内开展胃镜下腔内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可以在术后进行反复修改等优点,显著优于外科和腹腔镜下手术。控制食管炎、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5、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临床较常见,消化内科开展了食管狭窄的硬式及球囊扩张、金属支架置入、钬激光切割,局部醋酸去炎松注射等治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钬激光的应用具有特色,可以对良性狭窄进行切割,对恶性狭窄进行汽化,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还可再通。消化内科在国内率先开展扩张加局部醋酸去炎松注射治疗难治性良性狭窄,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6、胃石内镜下微爆破:是一项自主研发的内镜治疗技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采用激光引爆微爆破碎石技术治疗胃石症(也适用于病史长,体积大的胃石),已治疗400余例,治愈率达100%。患者痛苦小,费用低,门诊即可进行治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7、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治疗:
  1)静脉曲张性出血:开展内镜下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20年,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每年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数百人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数十例,套扎治疗一百余例。急诊出血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患者也进行积极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内镜下硬化和组织胶注射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一大批这样的病人从这种积极的治疗措施中受益,明显延长了生命。
  2)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每年收治急性大出血病例数十例,针对出血灶的性质、部位、大小、血管直径,选择注射、射频、电凝、套扎、氩气凝固止血方法,使98%以上病人的病情得到满意控制,配合药物治疗,并帮助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明显减少了复发出血率。
  8、胰胆疾病内镜下治疗:开展内镜下胰胆疾病诊治近20年,目前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切开、取石、支架置入等系列操作。开展经皮经肝和经乳头胆道对接技术进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有效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病人的黄疸,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9、超声及超声内镜:超声引导下进行纵隔、胰腺、肝脏穿刺,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行胆汁内外引流,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并可明显提高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超声引导下纵膈肿物穿刺活检术、超声与内镜联合治疗疑难性梗阻性黄疸双双被评为院技术创新项目。超声内镜检查明显提高了粘膜下肿物、粘膜早癌、胰腺微小占位的诊断率,胰胆管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及病变浸润范围。
  10.小肠疾病内镜诊治:北京301医院消化科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胶囊内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2008年首先开展单气囊小肠镜的检查和治疗。气囊电子小肠镜在临床投入使用后,已使很多小肠疾患患者得到了确诊和治疗,目前已可在内镜下开展小肠出血止血治疗、小肠肿瘤内镜下治疗、小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等,小肠疾病的诊治已取得突破进展。
  11、放射性肠炎出血治疗
  创新开展内镜下激光治疗放射性肠炎,使这一长期未解决的‘顽症’治疗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12、胃肠动力:于1997年成立北京301医院胃肠动力研究中心,开展的项目包括◆食管测压(适应症:上食管括约肌功能紊乱、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直肠肛管测压(适应症:习惯性便秘、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直肠肛门运动功能失调、便失禁);◆24小时ph监测(适应症: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性胃炎的胃液ph观察、胃泌酸功能亢进、哮喘的鉴别诊断、非心源性胸痛);◆胃电图(适应症: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紊乱综合征、消化性溃疡);◆胆汁检测(适应症:十二指肠-胃反流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以上检查填补了内窥镜的空白,使消化道功能得到正确评估。
  12、新药研究:是国家首批临床药理基地之一,承担国际、国内消化系统多种新药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质量在本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消化内科临床特点
  1. 消化系疑难病,2.功能性胃肠病及胰腺疾病,3.治疗ercp及内镜新技术。
  消化内科主要研究方向
  功能性胃肠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的研究。先后承担973重大专项分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及科技攻关、卫生部行业重大专项等课题。主编出版专著及视听教材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国际大会英文报告多次。第一完成人获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教学成果奖4项。
  主要学术创新点:
  国内首先开展的工作有体表小肠电检测方法、肠易激综合征肥大细胞的研究、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研究、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胆道nbi检查术、慢性阑尾炎腔内超声检查术、经口电子胆道镜及胆管结石激光碎石术、经胃镜腹腔镜检查notes(动物试验)等。
  学术任职:中华消化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消化道肿瘤防治协作组副组长、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专家、中国荧光共聚焦内镜俱乐部主任、中国notes俱乐部主任、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共同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总编、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等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华胰腺病学杂志编委等多个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等。
  消化内科医学教育
  消化内科每年招收专业学位、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多名,博士后2-4名。每年招收约40-60名来自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的专科医师进修临床或内镜技术。另有实习生、轮转生、基金班学员若干名。每周安排英文教学查房、消化内科高级职称医疗查房、科室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英文讲课等。每年对各级医师进行量化考评,对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定向培训,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科学研究
  在保证出色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科室侧重于以下方面的研究:  1.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新技术;2. 内镜诊疗新技术;3. 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现承担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等研究课题及基金30余项。
  学术交流
  十余年来,消化科每年组织举办全国消化疾病及内镜学术会议,以“北京消化-内镜节”为代表组织召开国际性消化及内镜学术大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每年多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会议、出国研修,参加全国各种学术会议、专题报告、特约报告、内镜示范表演等。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的参观专家和领导数百人。
  仪器设备
  消化内科仪器设备先进,总体居国内一流,内镜中心国内领先、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先进的内镜主机20台、各种电子内镜100余条、操作间15个,配置有先进的无痛内镜复苏室、内镜清洗消毒中心、vip操作间、二个先进的x线室、超声内镜室、腹腔镜室、激光治疗机等。美国sandhill 24小时食管、胃ph监测及食管、胃肠动力监测系统,bilitec-2000检测仪,基因扩增仪、质谱仪,低温离心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设备资产约9000万元。
  老年消化内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老年医学的分支学科。现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6人。
  1981年获得老年医学硕士学位授权,1990年获得老年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科室现有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
  老年消化内科承担消化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的医疗保健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老年消化系统疑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国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老年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和胃肠动力疾病、老年肠道血管病变诊治方面有较为鲜明的特色。
  老年消化内科医疗特色
  重视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致力于癌前期病变研究。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3%,5年生存率达95%以上。老年早期双原发癌早期诊断率50%,首癌五年生存率88.6%,次癌五年生存率53.8%。在肝癌综合治疗方面,通过多学科协作,使老年肝癌3年生存率达32%。消化系肿瘤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与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内镜治疗、介入治疗等微创治疗技术。并尝试除手术治疗和中药治疗外,生物调节及靶向治疗,化疗及增敏治疗,放射治疗等。
  作为老年消化专科,根据老龄人群消化系疾病的特点,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系统性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nsaids与胃肠道粘膜损伤、老年胃肠动力学的临床诊治研究。并率先开展了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评价的临床研究。注重老年人肠道缺血引发的急、慢性腹痛的临床救治,在老年肠道血管病变诊治方面特色鲜明。
  重视提高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注重病情变化的预见性,及时制定预案。在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等急症抢救工作中,根据老年人多器官病变共存的特点,针对专科主要矛盾救治,不放过其他器官病情的微细变化。作到病情预见较准确,抢救工作有序,尽最大可能延长病人生命。
  根据医疗器械和材料的改进和发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积极采用新药物、新方法及新技术。科室能够开展超声引导肝脏占位病变穿刺,经皮超声引导胆汁引流术,c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24小时食管、胃酸度及胆汁反流监测,食管、直肠肛管压力测定,十二指肠螺旋管空肠营养,静脉picc置管等医疗项目。获医疗成果奖2项。
  老年消化内科教学情况
  培养博士研究生16人,其中已毕业12人,在读4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2人,其中已毕业17人,在读5人。培养进修生10余名,轮转生20余名。
  开设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老年肠道血管病变诊治新进展);
  两篇博士论文获“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老年消化内科科研情况
  科研方向为发现胃癌新基因,开展胃癌相关新基因的抗体制备工作。结合十五课题开展了基因芯片制备,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等工作。与北京市肿瘤研究所合作,应用激光显微切割、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及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多基因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根据基因芯片筛选胃癌相关基因,应用rnai干扰技术,检测选定基因对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十五重点课题‘胃癌及癌前高危病变分子标志与临床应用研究’经费5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胃癌相关新基因gcrg213功能研究’经费19万元。
  总装备部预研基金课题‘加速器模拟失重对人胃黏膜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影响机制研究’经费15万元。
  近年来,科室主编医学专著2部。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老年消化内科学术交流
  做为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消化学组的组长单位,成功举办了三届消化学组学术会议。
  老年消化内科仪器设备
  胃肠功能室配备有c13分析仪、胆汁反流测定仪、胃肠动态ph检测系统等设备,能够开展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24小时食管酸、胆汁反流监测,食管、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等医疗项目。
  老年消化实验室作为老年医学研究所的一部分,配备有高速离心机、低温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杂交仪、垂直电泳仪、pcr仪、倒置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能够开展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细胞培养、pcr扩增、western blot、真核转染、原核表达、rnai干扰等技术。
关于布谷 联系凯发备用手机登录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编号:冀石药监械经营备20230329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联系电话
400-0077-120
商务合作微信
17701147121
网站地图